本報訊 記者邱愛荃報道 作為上海五個新城之一的松江新城,如何持續改善民生、辦好實事,特別是在市民關心的教育和養老方面有什么新舉措?近日,在“高質量發展在申城”系列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松江區副區長周誠表示,松江一直致力打造人民向往之城,持續推進新城公共服務高品質優化提升,更好更公平惠及廣大人民群眾。目前松江區常住人口達到195.45萬人,實有人口在230萬左右,增進民生福祉也是松江新城建設的重中之重。 一是加快教育規劃資源建設。松江是人口大區,每年在教育上的投入超過60億元,“十四五”期間松江區規劃基礎教育基建項目共48個,已竣工21個,下半年計劃再開工6個。其中高中布點,從“十四五”以來力度不斷,已成功開辦華二松江分校、上外云間中學2所上海市實驗性示范性高中;與上海師范大學簽約即將引入一所上海市實驗性示范性高中分校;華東政法大學附屬松江高中已經招生,松江二中和松江一中這兩所百年名校的改擴建工程也已在推進。同時,在產教融合上,上海科創職業技術學院已正式掛牌招生。 二是加大衛生健康資源供給。松江已完成區牙病防治所建設,啟動并有序推進上海市一醫院南部院區二期、交大醫學院松江研究院、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松江醫院、松江區公共衛生中心等衛生重大項目,并實現了街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覆蓋。松江區中心醫院升三級甲等工作啟動。未來將加快推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均衡布局。圍繞補短板、強基層、增效能,加強土地、規劃、床位、人才等全方位支撐,持續推進醫療中心和醫聯體建設,扎實推進疾病預防控制體系現代化。 三是加快構建現代養老服務體系。“十四五”以來,擁有1000張床位的松江區社會福利院建成并投入使用,是上海市規模最大的養老機構之一。目前松江區養老床位數占戶籍老年人口達4.28%,已經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標。2022年戶籍人口居民平均期望壽命83.81歲,高于上海市平均水平。未來將進一步合理規劃布局養老服務設施,持續推進醫養對接融合,完善養老服務照護體系,持續打響“幸福養老”品牌。 同時,作為“上海之根”,松江不斷增強文化軟實力。云間會堂文化藝術中心已經建成并啟用,松江區圖書館新館正式開館,“中國歷代繪畫大系”成果展·上海松江特展正在舉辦,保利劇院也已入駐。此外,還將進一步加強上海科技影都和廣富林文博集聚區建設,為市民提供更多文化空間、更深文化體驗。作為“滬上之巔、浦江之首、花園之城”,松江的城市綠化率、森林覆蓋率、水體質量一直在上海市名列前茅,將以兩山理論為指引,進一步優化生態環境,大力建設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 在新城建設的同時,松江新城同步致力于公共服務資源的下沉,推進“15分鐘生活圈”建設。為緩解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的住房困難問題,圍繞“職住平衡”“租購并舉”,“十四五”期間新建、籌措15207套(間)保障性租賃住房。積極開展城市更新,“十四五”以來共完成老舊住房修繕151.6萬平方米,通過注入智慧城市、海綿城市、韌性城市等理念,將加裝電梯、機動車充電等需求統籌考慮,有效改善人居環境。交通出行方面,松江人民期盼已久的軌交12號線西延伸工程已于去年開工。9站23線的松江樞紐將于明年年底建成,滬松公路快速化項目也已啟動,力爭“四網融合”齊頭并進,讓市民享受更多出行的便利。 周誠表示,民之所向,政之所行。松江區將著眼人民期盼,加大公共服務資源供給,深入推進民生實事項目,提高民生保障能力,以民生底色彰顯高質量發展成色,不斷滿足松江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