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蔡倩雯 石浩南 翁浩杰 記者鮑筱蘭報道 又是一年豐收季,8月4日,上海市奉賢區金匯鎮率先拉開上海市水稻收獲的序幕,比以往提前了近一個月。 在位于金匯鎮資福村的糧食合作社,早稻稻穗飄香,稻粒已呈明顯金黃色。水稻收割機穿梭在稻田里,切割、脫粒、粉碎稻稈一氣呵成。收割下來的稻粒經過烘干、脫殼等工序,將于一周內上市。 據奉賢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種子科負責人顧盈介紹,這批早稻是奉賢第一批插秧的水稻,其品種是東北引進改良后的“稻花香”,米粒纖長,入口軟糯,吃起來很有彈性。“稻花香”采用大棚旱育秧技術,不僅節省了土地、水源等,還能進一步改善根系生長,達到壯秧目的,更能有效縮短緩苗期。 顧盈表示,新品種的引進得益于奉賢區農技中心在資福村成立的“非凡勞模工作室”與合作社的“雙向奔赴”。農技人員為合作社帶來了先進的農業理念與技術,資福村則提供技術試驗和推廣場所。“我們給這邊村里和種植大戶提供品種和技術上的支持。”顧盈表示。 秧苗育得早、育得好,水稻種得早、收得早、賣得好,技術和品種這兩大因素是搶跑秘訣。此外,早種早收的優質新米得益于“錯峰上市”,經濟效益較為可觀,大幅提高了土地產值。“今年種下來發現畝產比往年要高,而且它最大的優勢是比別的國慶稻早上市,能賣一個好價錢。”上海資福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沈鋒對新品種非常滿意。在早稻收割完成后,還有充裕的時間可以種一茬玉米,到10月初可收獲。今年總共試種20畝,畝產預計達600~700斤左右。今后將大力推廣這個品種,明年計劃種植100畝。 據了解,今年奉賢全區早稻種植面積在4000畝左右,大部分預計將在9月份迎來豐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