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賢新城文化新地標“言子書院”。奉賢融媒體中心/供圖
喬歡 本報記者 | 鮑筱蘭
1個月,征集到18202條“好點子”。兩個月,211個“好點子”脫穎而出。3個月,2024奉賢新城“人民城市人民建,我為賢城獻一策”有獎征集活動從開始啟動到公布獲獎名單,閃閃發光的“好點子”在這座城市生根發芽,枝繁葉茂,最終結出“金果子”。
用心傾聽“好點子” 征集落實同步推進
下午1點,外賣騎手盧紅和同站騎手不約而同來到了奉浦街道國順路社區長者食堂享用當天的午餐。此時,食堂已過老人的用餐時間,但飯菜還是熱的。不僅如此,飯管夠,靚湯、茶飲都暢喝。而這些改變都發生在今年夏天,就是從“好點子”征集活動開始。 “我們天天給別人送飯,自己卻難得坐下來好好吃一頓。”盧紅,這個在上海打拼了8年的老騎手,已經習慣了外賣騎手匆匆忙忙解決用餐的現狀。他知道,為了多送幾單,很多同行只能匆匆忙忙隨意吃點對付。偶然間,他發現社區的長者食堂價格公道、環境干凈,但老人用餐早,因此營業結束也早,大部分12點半就停止服務了。 “社區食堂要是有延時服務,大家就能安心吃上口熱菜熱飯了。”盧紅說。偶然間,他看到了“好點子”的海報,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把食堂延時服務的建議提了上去。沒想到,一個星期后,他就收到了回音,他的建議真的被采納了。奉浦街道社區長者食堂特意為他們延長了服務時間,由原先的12點半延長到下午2點半。工作人員提前將新鮮的飯菜放置在自動電磁爐上保溫,確保每位外賣小哥都能吃上熱乎飯。 讓盧紅更意外的是,他所提的“關于社區食堂延時服務的建議”還獲得了征集活動二等獎。人民建議作用發揮得如何,關鍵在于轉化運用。奉浦街道率先試點后,奉賢區養老服務發展中心又進行了實地走訪。此后,全區7家處于餐飲集中區域的長者食堂或老年人助餐點都開放了延時服務,分別在南橋鎮、奉浦街道、金匯鎮等外賣比較繁忙的商業街區,或是外賣員途經較多的地區,一起為外賣騎手延時提供10~15元的優惠套餐。
有量有質“好點子” 精益求精持續發力
博物館“追更”夜場滿足觀眾需求;高校畢業生專場招聘會線上線下輪番開;戶外職工愛心接力站全天候全時段“一站式”服務;社區衛生中心開放限時“夜門診”;德政路解放東路封閉路口被打開……短短3個月,一個個新舉措陸續落實,一個個“好點子”成了大家美好生活中真實可感的新變化。 “好點子”需要“點金棒”。超1.8萬條“好點子”最終評選出特等獎1名、一等獎10名、二等獎20名、三等獎30名、優秀獎50名、入圍獎100名,并進行了公布。 本報記者從奉賢區新城發展管理辦公室了解到,活動通過大模型數據分析、大眾評審、專家評審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多輪遴選。例如,搭建人工智能大模型,全方位匯聚各行業部門公開發布的規劃、政策,著力做好語料“喂養”、算法優化、數據分析,從海量“好點子”中遴選出1000條。同時,堅持“群眾點子群眾評、評價標準群眾定”,向全社會公開招募277名來自各行各業的大眾評審官,參照高考語文作文閱卷模式,確保每一條“好點子”至少經3人閱評,額外遴選出413條高質量“好點子”進入專家評審。專家評審階段,邀請10位來自企業、高校、媒體、市級機關的專家學者,結合各自的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對“好點子”進行排序,形成最終建議獲獎名單。 在這211個“好點子”中,可以看到各行各業、各個年齡段市民的智慧——既有專業性很強的“關于開展化妝品行業中試基地‘創新伙伴計劃’助推‘東方美谷’高質量發展的建議”,也有童言童語卻在未來有可能實現的“關于在中央林地、上海之魚內部道路規劃設置生態廊道及開通森林水岸小火車的建議”。
群策群力“好點子” 攜手共謀城市未來
2019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考察時,提出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理念,為新時代人民城市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2024年,“人民城市人民建,我為賢城獻一策”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民聲”是最美妙的音符,唯有用心聆聽,才能譜寫出最動聽的旋律。這些年來,上海持續提升人民建議征集能級,營造人人有序參與治理的良好氛圍,充分發揮人民建議征集在超大城市治理中的應有作用。此次奉賢新城“好點子”征集活動進一步暢通了征集渠道,筑牢人民建議征集體系,真建議、真征集、真聽取,形成征集、辦理、轉化、反饋的有效工作閉環,人民建議征集見行見效,也成為了這座城市的“軟實力”。 “這一次征集活動是市民和城市的雙向互動,為奉賢新城的未來發展增添了無限的動力和活力。截至11月5日,已分派3988條,好建議陸續在轉化中,這只是剛剛開始。下一步,奉賢將全面推進‘好點子’成果轉化,讓群眾切實感受到身邊的點點滴滴變化。”奉賢區新城發展管理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表示。 奉賢新城將始終牢牢把握發展機遇,立足發展定位,不斷注入新的發展活力,將群眾“好點子”變成城市治理的“金鑰匙”,結出實實在在的“金果子”,繼續推動新城建設加快上臺階、上水平,真正讓奉賢新城成為希望之城、未來之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