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季曉莉報道 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一年來成效顯著,截至10月底,改革試點任務已落地實施和取得階段性成效84項,占總任務的62.2%。 作為我國西北沿邊地區的首個自貿試驗區,新疆自貿試驗區自去年11月1日掛牌以來,推動政府職能轉變與營商環境優化、促進對外貿易創新和投融資便利化、提升物流樞紐和口岸通關效能。烏魯木齊、喀什、霍爾果斯三大片區立足各自功能定位,結出累累碩果。 今年1~10月,自貿試驗區進出口總額1456.96億元,以新疆萬分之一左右面積實現了占當地40.16%的進出口額;新增企業7583家,總數達到29119家,比設立之初增長46.18%;新設外商投資企業90家,總數達到206家,比設立之初增長77.59%,自貿試驗區對新疆外貿、投資開放、產業集聚引領帶動作用初步顯現。 下一步,烏魯木齊片區將圍繞先進制造業、紡織服裝、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以及數字經濟、現代物流、旅游會展等產業加快融合創新;喀什片區將在打造聯通中亞、南亞等市場的商品加工集散基地方面做更多探索;霍爾果斯片區將立足口岸開放優勢,進一步開展跨境經貿投資合作。
|